当前 :首页 > 新闻中心 > 金雪军参加2017中国科技金融西湖峰会并发表主题
金雪军参加2017中国科技金融西湖峰会并发表主题
发布日期 :2017-05-19
       5月18日,2017中国(杭州)科技金融西湖峰会在杭州举行,业内大咖和行业专家围绕“科技引领 金融创新”这一主题,集中地对合规、创新、发展等相关的诸多问题进行阐述和讨论。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兼副院长金雪军教授也参与了此次会议,并发表《浙江科技金融发展的新路径》主题演讲。

       温州金改走过风雨五年,钱塘江金融港湾的规划策略也逐一落地,互联网金融高地浙江已经成为全国领先的金融创新省份,科技金融成为一块活字招牌。如何擦亮这块招牌,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力,走出“L型”经济长尾,科技金融或许能够给你一个答案。

培育创新性经济   走科技金融道路

       在今年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7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确保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建成全面小康标杆省。
       在金雪军看来,要达到这一目标,重在对创新型经济的培育。
       “浙江的发展重在创新性无论是人均GDP的增长、高质量的全面小康社会,还是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都需要加快创新的步伐。”  
       2016年年底,全国首个国家信息经济示范区选址花落浙江,这意味着浙江信息经济的发展将拥有更大平台,成为信息经济的创新型省份。
       如何发展创新型经济?金雪军认为,浙江必须走科技金融的道路,他以硅谷经验为例:“我总结硅谷的经验有三条,分别是以有限合伙制为特色的创投机制,以债券和股权互换的运作机制,以及纳斯达克的退出机制。”
       不难看出,这三条经验紧紧围绕着"资本"这两个字。以硅谷这一全球创新高地为鉴,金雪军认为,做好产业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便能走好科技金融之路。

 


       演讲中,金雪军点名了滨江区与余杭区,钱塘江南北的两方土地,便是"一手抓科技、一手抓经济"的实践。“滨江与余杭以推进科学技术为支点,将产业与资本、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了稳定快速将康发展。”
       钱塘江之南的滨江区,创业大街引进了国内知名的投融资平台、金融服务机构、基金、银行,正泰、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信息制造企业鳞次栉比,网易总部迸发着活力。
       钱塘江之北的余杭,阿里巴巴岿然不动,余杭的梦想小镇、未来科技城里,无数创业者实践着梦想,每天都有希望破蛹成蝶。 
       数据便是佐证。2016年,滨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1.4亿元,同比增长14.0%,比2011年增长112.3%,年均增长12.1%。2016年余杭区实现生产总值1411.62亿元,增长12.2%,五年年均增长10.7%。

 
这5条发展新路径
通往浙江科技金融发展大道
       管中窥豹,一叶知秋。滨江区与余杭区的成果便是浙江科技金融发展新路径的一个样本。演讲中,金雪军总结出浙江在探索科技金融方面的五条新路径,分别通过投贷联动、专利知识产权市场化、运用新兴技术、发展互联网金融以及打造生态圈,这五个方面将带领浙江驶上科技金融发展的快车道。  
       金雪军认为,目前我国主要的金融资源集中在银行,而科技企业因为轻资产、高不确定性,很难得到银行的青睐,银行强资产抵押担保、短期化资金的运作方式无法满足科技企业对资本的要求。 
       面对这一困境,“投贷联动”成为有益的探索。杭州有着数家最早开始实践创新创业企业“投贷联动”的商业银行,建设完整的"投贷联动"产品链,解决高新企业的囊中羞涩难题。  
       同时,浙江加强对专利知识产权的市场化,让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等科技产业的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充分与资本对接。2016年8月,浙江首个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授牌,利用各类资本开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业务。  
       随着钱塘江金融港湾规划正式发布,打造产业聚集的科技金融生态圈也在蓬勃发展。从湘湖金融小镇到西溪谷互联网金融小镇,从月湖金汇小镇到运河财富小镇,围绕自身特色,依托浙江特色自然与人文景观,打造出了依托自然却浑然一体的金融特色小镇。一弯流动的钱塘江水,澎湃着的已然是金融的血脉。  
       例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目前已入驻企业1090家,资金管理规模超过5900亿元,实现税收10.77亿元。而宝石山下的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正式运营不足半年,便已意发展迅猛,意向落户企业200余家,已签、待签企业资金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投向实体经济项目近百个。  
       此外,金雪军还点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达标的新兴技术在科技金融方面的运用,都是浙江科技金融发展的路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