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贲圣林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
《2016年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将如期和大家见面了,正如去年宣示的一样。相比去年,今年有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
今年我们“斗胆”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中16家有代表性的国际银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将它们置于同一“银行国际化指数”体系中予以衡量测算。这些银行无一例外均来自发达国家,国际经验丰富、历史漫长、路径各异,这对正在国际化征途上奋斗的中资银行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
今年的副标题“对标国际一流”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延伸。考虑到这些国际银行基本代表了当今世界上银行界国际化的最高水平,通过对标这些“先进”,我们可以协助中资银行找找差距,认清发展机遇,补补我们国际化方面的短板。
今年我们借用企业国际化领域的有关理论对影响银行国际化的主要因素做了一些比较分析,虽然仍然处于入门级别,但至少是我们希望追根溯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一种尝试,报告未来也将对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提炼。
今年我们在风险案例方面特别地单列一章,不仅是因为防范风险是今年国际国内的主旋律、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业的立身之本,更是因为国际化会增加银行风险来源的多样性和风险管理的复杂性,需要特别重视。许多案例揭示的教训是深刻的,后果是严重的,造成的伤害是难以愈合甚至致命的。
今年我们成功地推出英文版,这要感谢我们的课题组成员之一——普华永道大中华区金融行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他旗下团队的专业性和全球性有效地弥补了我们原来团队的不足。英文版的发行将会使我们获得更多国际交流沟通的机会,也会让更多目光聚焦到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身上,期待这些关注转化成我们未来更强的动力与能力。
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年团队一如既往的努力未曾改变,不忘初心的情怀未曾改变,奔腾不息的青春未曾改变。书稿完成之际,正值人民币正式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之前夜,又适逢中国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二并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喜讯传来之时,我想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或将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而我们期待着和这个奔腾的时代同频共振。
《2016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对标国际一流》将于下周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如需预购此书,您可联系张老师,联系电话:15990165269。

来源 | 《2016中资银行国际化报告》序言
排版丨郑晗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