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
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
发布日期 :2018-06-25

2018年6月21日,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简称浙大AIF)院长贲圣林教授出席2018钱江观潮·小微金融行业峰会,并在“新商业业态下的新金融趋势”分论坛上发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新趋势”主题演讲,就全球金融科技格局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特征趋势分享观点。

 11.jpg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一直以来,在新金融尤其是金融科技领域,业界都走在了学界的前面,在国内也有一大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从业者和实践者为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新商业业态下的新金融趋势”,我作为一个学界的代表,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球范围内新金融尤其是金融科技发展大趋势、大格局方面的想法和观点。

6月6日,我所率领的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在荷兰举行的金融科技(MONEY20/20)欧洲大会上发布了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GFHI)》,对全球范围内26个经济区、40个核心城市的金融科技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和排名。为了更好地刻画不同区域内金融科技发展的水平,我们从金融科技产业、体验和生态三个维度展开,用科学、量化的方式对各个区域内的金融科技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建立模型进行分析。

具体到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区域排名,在全球范围内,长三角地区、旧金山湾区(硅谷)、京津冀地区、大伦敦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和纽约湾区分列一至六名,也是处于第一梯队的全球性的金融科技中心,其中中国占到了3席。除此之外,大悉尼地区、新加坡、大波士顿地区、比荷卢地区、东京湾区、大孟买地区、大圣保罗地区、巴黎地区和以色列则处于第二梯队之中,被看作地区性的金融科技中心。瑞士和法拉克福地区等排名稍后,属于正在崛起和发展中的金融科技中心。从金融科技产业情况来看,旧金山湾区(硅谷)排名第一;而中国三大区域(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在金融科技体验方面包揽了前三名;大伦敦地区则在金融科技生态方面拔得了头筹,首创监管沙盒的模式助力了监管创新,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均衡发展。

 14.jpg

2018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指数(GFHI)排名

在核心城市方面,我们将北京、旧金山、上海、伦敦、纽约、杭州、深圳7个城市列为了第一梯队,即所谓的全球金融科技发展一线城市。东京、芝加哥、香港等传统国际金融中心在金融科技方面发展并没有占据优势,均位列第二梯队,与中国广州的发展水平相当。美国的西雅图在传统金融领域并不突出,但是因为其卓越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拥有大量优秀的科技企业,在所有核心城市中排名第10。中国的一些二线城市,如武汉、南京、成都、西安等,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全球核心城市排名中均处于20-25名左右,位列全球第三梯队。从三大维度来看,旧金山在金融科技产业方面排名第一;中国九大城市包揽了金融科技体验的前九名,其中杭州摘得桂冠;北京则拥有全球最好的金融科技生态。从不同的维度出发,我们对于各个城市金融科技的发展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我们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在全球金融科技区域中排名第一,也是全球唯一一个有两个城市(上海、杭州)进入到金融科技发展全球一线城市的区域,这要归功于从蚂蚁金服到陆金所再到众安保险等等众多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企业和全球领先的消费者体验,这些使得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渗透地非常广且有深度。长三角地区强劲的宏观经济实力和政府对于创新的大力推动和鼓励也使得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了健康良好的立足土壤。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四地金融科技产业的协同创新,而“一带一路”战略契机的来临也为以长三角地区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中国模式的辐射东盟、推广全球带来了机遇。


金融科技发展的七大特征


金融科技的发展,其实具备很多不同的特征。今天的论坛上有人提到了数字化、智能化等特征,我则将金融科技发展的七大特征总结为:要素科技化、迭代加速化、主体多元化、用户大众化、市场全球化、服务实时化和组织扁平化。今天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很多银行代表来参加此次新金融的论坛,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仅应依靠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参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智能化有时往往可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因此,传统金融机构也逐渐成为金融科技多元主体中的重要一环。今天也是网商银行成立三周年,其所倡导的“围绕无微不至”的观点是我十分认可和赞同的,因为金融科技的本质就是无微不至、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13.jpg

 

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

 

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趋势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应当是场景依托或者说是依靠场景应用来不断拉动的;另一方面,技术和规则也正在驱动和刻画着金融科技发展未来的轨迹和脉络。

1)场景应用

金融科技的场景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客户层面,金融科技具有小微性、普惠性、包容性的特征,以其为代表的新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关系,既是一种竞争的关系,有时候又是一种合作的关系,金融科技在有些时候会对传统金融市场进行蚕食,比如我既是上海银行的个人优质客户,但是我日常的零散需求大部分却又是通过支付宝等新金融机构来满足的。这样的模糊性本身也为金融科技未来发展带来无界的可能性,然而,面对这样的模糊性,如何正确看待金融科技的边界问题是值得我们所共同思考的。

第二个层面是产品层面,金融科技产品的简单化、标准化、广泛化是其特征,如何向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适当性原则”永远应当是金融市场的铁律,在金融科技领域也并不例外。

第三个是市场层面,最近大家都在谈论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新兴市场的起步引领以及如何通过“一带一路”走向全球,我认为新金融最大的市场将会是新兴市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也正在呈现出一个超越全球、引领世界的非常好的发展趋势。

2)技术

第二个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就是技术驱动。作为金融科技行业和企业,你可以有非常伟大的情怀,但如果没有技术的驱动,普惠金融的梦想其实是很难实现的。我们从Gartner曲线可以看到,处于不同阶段的各类不同的技术正在通过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同的场景中逐渐得以应用。我刚才非常高兴地听到蚂蚁金服下周又有一些新的技术将应用到其服务场景里面,这样的技术才是真正推动金融科技不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

blob.png

金融科技相关技术的Gartner曲线

 

3)规则

第三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规则,这也是金融科技未来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在这一领域,我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监管能力都是相对落后的,监管技术的发展不够到位,管理人才尤其是全球性的管理人才匮乏。放眼全球,金融科技行业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监管标准。在我们的GFHI排名中,大伦敦地区能拿到区域金融科技生态的全球第一名,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英国推出的监管沙盒的率先试点实施。监管沙盒这一概念,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得到了9个国家的基本认同和采纳,在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经常有人说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引领全球、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金融科技生态角度来看,中国的金融科技生态尤其是在规则监管领域是滞后的。从中国到印度再到很多欠发达地区,由于金融抑制的问题,金融科技的发展确实如星星之火燎原一般,拥有更大的场景需求和更快的发展速度,但是是否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呢?这要取决于这些国家在规则监管方面的能力,在这个方面坦率地说我们还存在着能力赤字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技术及应用水平其实已经达到了,但是管理没有跟上,我们的监管模式、监管理念还没有更新,这也是金融科技发展在这些国家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的发展有两大基本模式,一种是中国模式,属于爆发式增长模式,通过市场需求的拉动加上技术应用的创新实现发展,这样的模式在印度、肯尼亚等欠发达国家都得到了很好的实现;另一种是美国模式,属于渐进式发展模式,依靠技术推动实现创新,但存在市场需求不够旺盛,消费者的体验和拥抱相对没有特别热烈等问题。未来,金融科技的中国模式能否和如何实现更好地超越,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的突破,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值得我们去共同研究的课题,而规则监管在其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也应当是我们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以上内容由陈雪如根据贲圣林教授在2018钱江观潮•小微金融行业峰会 “新商业业态下的新金融趋势”分论坛上的演讲实录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