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中心 > AIF·荐书丨福利赠书,浙大AIF邀您一起品读《扬帆起航——走向国际的中资保险公司》
AIF·荐书丨福利赠书,浙大AIF邀您一起品读《扬帆起航——走向国际的中资保险公司》
发布日期 :2018-01-29

封面.jpg

《扬帆起航——走向国际的中资保险公司》近日正式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简称浙大AIF)院长贲圣林教授与俞洁芳、景麟德等人共同编著,着眼于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对当前中资保险公司所处的经济金融环境及其对中资保险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规范界定中资保险公司国际化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对目前中资保险公司国际化的总体特征和国际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形成中资保险公司国际化指数(CIII, China Insurance Internationalization Index),从定量角度客观衡量当前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水平,并从不同角度对CIII进行了详细解读。

同时,本书选取了四个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保险公司(集团)——法国安盛集团、美国国际集团、英国保诚集团和日本生命保险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国际化背景、国际化方式、国际化现状及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最后,在综合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对中资保险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提出相应的战略规划构想。

本书系浙大AIF金融国际化研究室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其他研究成果还包括:银行国际化、债券市场国际化、金融人才国际化等。

购书地址: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1.35662bd7yY0z62&id=564225502407&cm_id=140105335569ed55e27b&abbucket=19


 购书.png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纲领性文件的形式明确了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中国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走出去”的中资企业越来越多,从改革开放以制造业为主,经过30年的探索和发展达到稳步前进的状态,再到以银行为主的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积极跟进。相比之下,中资保险公司“走出去”的步伐比较滞后。

在“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等国家战略的引导下,中资企业对于配套保险制度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中资保险公司实现国际化发展,既符合国家发展的整体战略,也是自身发展壮大的现实选择,中资保险公司加快“走出去”乃是大势所趋,更是新时期引导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推动力量。

本书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由浙江大学互联网与创新金融研究中心出品。

序  言

金融国际化的守望者

中国金融的国际化过程最多也就是过去十年的事。如果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提早给了中国被动国际化的机会,那么中国政府在2014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中国加速国际化的主动选择。伴随着中国的企业、资本、产品、人员走向世界,作为服务机构的金融业望风而动,跟随着银行业大哥,中国保险机构也纷纷行动。相比于中国银行业,中国保险业国际化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保险业是中国在加入WTO后即全面对外开放的唯一金融行业,十多年的市场竞争的洗礼锻炼了保险业者;保险业的对外开放程度高,像平安、安邦这些非国资控股公司引领行业的格局是银行与证券行业所羡慕的。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说中国的保险行业更加市场化,而市场化的它们一旦决定走出去往往步伐会更快,这也正是我们最近所看到的一个趋势。

保险业行业国际化的实践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中国保险业究竟有多国际化?中资保险公司中谁最国际化,采取了什么形式的国际化路径?其他保险公司究竟要不要国际化、怎么国际化、国际化到什么程度?中资保险公司和国际巨头相比如何?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国际化程度如何,采取了是什么路径,有什么可借鉴的经验?互联网等新技术对保险的国际化是机遇还是挑战?这些不仅是业界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政府和学术界需要回答的问题,而这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

写本书的动机非常简单,非常单纯。我们金融国际化课题组自2015年起开始研究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并在2016年把研究范围扩大到中资银行和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的国际化的比较分析,今年我们还会扩大到包括地区性银行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主要银行。而本书则是我们课题组“跨行跨界”尝试的结果,由于行业性质与情况的不同,加上我们已积累的经验教训,本书的研究方法与银行国际化研究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两种方法“孰优孰劣”还请读者多提意见。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从最初的“中资银行国际化”研究开始,不仅对银行业的国际化研究程度加深、范围扩大,在跨界到保险业国际化的同时,我们的团队在“债券市场国际化”和“金融人才国际化”等领域的研究也已进入实质阶段,如果借用商业机构的说法,可以说我们金融国际化研究的产品已经(呈现)系列化(态势),而这符合我们一贯提倡和努力实现的“系列化”“品牌化”“平台化“目标。我们也顺势而为,决定在原来课题组的基础上成立金融国际化研究室。

可以预见的是,和其他行业一样,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作为中国金融守望者,我们会为它们鼓励呐喊、加油助威,但(估计)不时也会泼点冷水,提点建议,这是我们应该而且能做做到的。

贲圣林 俞洁芳 景麟德

2017年3月12日

专家点评

交通银行总行原行长李军建议对保险业国际化的分析可以借鉴银行业衡量国际化程度的研究方法,用海外收益占比和资产规模衡量保险机构国际化程度。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认为,近两年保险市场集中度发生很大变化。目前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基础尚不具备,国内保险市场仍有待开发;但另一方面,中资保险公司的国际化承担着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的责任,存在一定的国际化需求,并且保险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风险分散,是一个带有国际化基因的行业。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保监会政策研究室原主任周道许强调,国际化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很快,但其在风险控制能力、科研实力、人才储备等方面和国际水平还有差距,因此,保险业主动进行国际化建设符合国家战略和中国崛起的时代潮流。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大客户部总经理周尚志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谈到对中国保险业国际化的一些认识。他提到,我国信用保险的规模、渗透率与覆盖面均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希望未来中资保险公司也能在国际化道路上扬帆起航。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风险官赵海英对报告中提出的中资保险国际化指标表示肯定。她强调,人才和管理的质量对国际化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是一个增长型市场,但增长最终也要回归价值,因此不能够忽视增长的质量。

中国人保寿险创新部负责人董建国表示,如今保险行业的保障功能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面对金融市场开放、外资保险机构的冲击,中资保险公司顶住了压力,相信未来也可以凭借其高效率在国际市场更好地发展,也希望中资保险公司能够通过国际化道路打造全产业链的经营,提高产业的服务效率。

金融国际化研究室

金融国际化研究室由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AIF)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联合指导,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杰出教授领衔主持、汇聚金融学术及业界精英、以两校优秀硕博士研究生为核心研究团队,旨在对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进行系统性研究,最终帮助中资金融机构等金融主体充分了解发展现状、积极把握发展机遇、总结传承海外经验、合理规划机构布局、制定完善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浙江大学AIF与中国人民大学IMI聚焦金融国际化、推动金融强国路的又一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