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共同把脉行业未来——浙大AIF举办互金媒体座谈会
共同把脉行业未来——浙大AIF举办互金媒体座谈会
发布日期 :2016-05-05

2016年4月15日,由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与杭州铜板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办的媒体座谈会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来自人民网、央广网、今日头条、京华时报、中国企业家等主流媒体参加了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共话近期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问题,把脉行业未来发展。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浙江互联网金融联盟联合主席贲圣林教授向大家介绍了研究院和联盟的主要情况。他表示,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是国内设立的首个集中五大学院力量、专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凭借着浙江大学雄厚的学术力量和浙江省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研究院正在成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的智库以及培养互联网金融人才的世界级基地而努力。

得益于交叉学科的研究,研究院下设五个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中心(CIFD)、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中心(CIFL)、互联网与创新金融研究中心(CIFI)、数学与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CEMF)、互联网金融技术研究中心(CIFT)。目前研究院已完成包括《中国P2P网贷行业2016年度报告》等在内的多项研究。

本次活动由铜板街帮助安排,铜板街市场部高级总监夏洁介绍了座谈会的背景与目标。研究院五个中心主任/副主任、研究员分别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分享了大家所关心的议题得看法:

“创新创业派”互联网金融未来趋势如何?问他!

院长、管理学院CIFI主任贲圣林:互联网金融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互联网金融”这个词汇国外并没有对应的翻译,更多地称为FinTech(金融科技)。中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之一是“金融压抑”,金融的普惠性没有得到有效满足。互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普惠性,是对传统金融的一种补充。

近期P2P平台倒闭事件频现,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互联网金融,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分清各相关责任主体。政府有规范适度规范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优化产业结构、引导舆论与价值导向、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打造行业氛围等方面的责任,而互联网金融企业有创新金融产品、优化客户服务、守住合规底线的责任,投资者也有做好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责任。

不要误判形势,金融科技正在全球风起云涌,从去年创投支持金融科技企业的真金白银翻番达130多亿美元可见一斑!。行业规范的提法去年就有了,只不过当时“发展”猛奏高歌,大家忽视了规范。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是微调。未来互金领域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杭州。我们将继续发挥浙江大学以跨学科及浙江民间金融和创新创业活跃的多重优势,打造金融行业浙江高地的建设。

“法律规范派”互联网金融该怎么监管才有效?问他!

副院长、光华法学院CIFL主任李有星: 目前立法存在的问题是定位没找准,与实际操作情况脱离。某一部门、地方监管的前提是法律依据。在没有确定合适的监管主体条件下,即使有法也难以执行操作。目前P2P领域频频出事是因为政府在前期没有介入,没有尽到监管责任,因而一下子跳入到了刑事犯罪的领域。

互联网金融的实质就是没有资质的人做金融。目前能发展到现今,是国家对制度创新的一种包容。另外一方面民间借贷本身缺乏立法,应该借此契机将互联网金融监管上升到制度层面。未来建议由国务院牵头立法,一步到位,并以此确认中央和地方的监管分工。目前的状况是互联网金融游离于法律框架之外,风险极其巨大。

由我负责起草的《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是国内第一部民间借贷的地方性法规,由地方政府介入了地方金融管理局对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九大类民间性准金融机构进行了规范,是一种制度的创新。

金融互联网不存在市场准入的问题,而互联网金融规范就要密切关注设计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准入,业务规则,信息披露和12条禁止底线等等问题,可见,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含义是不同的,希望分类处理对症下药。

光华法学院CIFL助理研究员陈飞:P2P平台目前屡屡出现问题是因为缺乏行政监管方面的法规。2015年12月28日银监会联合其他各部门出台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今后这方面的立法动作会越来越大。

光华法学院CIFL助理研究员梁偲: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黑名单”掌握在各家公司的网络系统方案中。如果要实现共享,为了避免搭便车行为,最佳方案不是由协会或某几家大型的互金公司主导,而是将所有数据纳入央行的征信系统。

“数据模型派”P2P平台什么时候会出问题?问他!

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数学科学学院CEMF主任李胜宏: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是国内最早研究金融数学的小组之一,在金融衍生品定价及信用风险管理领域已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在贷款担保、风险传染和缓释等方面等方面我们取得了较好的理论结果。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控问题是我们研究的着力点,我们从信用评级、大数据处理、信用征信这方面开展研究。目前我们正在做P2P问题平台发生概率的模型,模型的建立和代码编写基本完成,下一步将与有关的企业合作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校正,并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技术中心的合作。另一方面我们在做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包括中小企业的违约概率、违约风险的度量等。目前研究中心力量雄厚,有研究员(教授)9名,助理研究员15名。

“技术风控派”区块链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问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CIFT副主任王新宇:我们研究的方向主要在互联网金融的实时风控、实时反欺诈。目前已经有100余家企业正在使用我们搭建的实时风控平台。在实时反欺诈方面,企业容易遭受黑色产业链的攻击,对企业来说风险很高。我们的反欺诈技术为企业提供实时风控与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各学科跨平台取得的成效。我们的平台目前能够处理每秒20万笔的支付和交易流水,每笔的风险在0.1秒内完成。这既达到平台风险控制的目的,也保证了良好的使用体验。

区块链实际上是一种不依赖可信任中心存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通过加密验证机制保证了记录的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在传统的金融资产交易中通常需要类似交易所或者清算中心的可信任第三方机构参与,在区块链网络中使用去中心化加密数据存储和算法验证,可以不需要可信任的第三方,直接实现点对点资产交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除金融行业之外,区块链在信息公证,产权登记和数字协议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应用。

“宏观经济派”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还是金融?问他!

经济学院CIFD研究员章华:互联网金融本身也在不断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网络小贷、余额宝、第三方支付等为主要形式,主要是基于原子式的个人的微支付和微投资;第二阶段已向基于产业融资的行业加互联网金融解决方案转变。如向供应链金融等银行的传统业务开始渗透。

未来能够发展的比较好的P2P平台,都是在资产端有核心的能力,并在包括消费金融、跨境贸易和农业等有深耕行业基础的平台。平台根据其人脉积累和资源沉淀的独特优势,在此基础上创制资产,再派生出定价能力和风控能力。我认为这样的平台才具有规范发展的能力。另外一方面,传统银行也在供应链金融、小企业融资领域也在积极使用技术手段更新和变革。所以,互联网和金融是会有融合的,但最终我认为还是落实到金融的性质上。

 

文章由施嘉整理自现场录音,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作者:施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