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中心 > 【AIF·观点】蔡亮:并非所有政务数据都适合上链
【AIF·观点】蔡亮:并非所有政务数据都适合上链
发布日期 :2020-08-10

7月30日,据新华社报道,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大AIF)研究员、浙大AIF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蔡亮教授表示,政务区块链作为承载高价值数字资产的底层系统,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网络攻击。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蔡亮表示,并非所有政务数据都适合上链,政务数据在上链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梳理和设计,根据数据价值和敏感性确定分级,只有需要多方共享的高价值数据才上链。


以下是观点全文:

微信图片_20200813164931.jpg

图:《解放日报》刊登采访

今年以来,北京、河北、贵州、湖南、海南等地陆续发布了区块链发展规划,积极推动“政务上链”,仅北京一地已有140个政务服务场景使用了区块链。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政务区块链技术标准不统一,可能带来新的数据孤岛问题,网络安全风险更是不容小觑。
多地“政务上链”,不少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

当前,区块链正在从投资者口中的热词变成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在深圳,居民身份证等24类常用电子证照和100多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已经整合到统一的区块链电子证照应用平台。北京的140个政务服务已使用区块链,不少服务跑动次数从五六次减少到“最多跑一次”。

疫情之下,政务区块链的价值更加凸显。在江西,申请复工复产的企业备案信息和核准信息全部上链保存,公开透明。

国家信息中心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今年4月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政务区块链涵盖数字身份、电子存证、电子票据、产权登记、工商注册、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

目前,北京、湖南提出要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贵州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的联盟链,实现数据变化实时探知、访问全程留痕、共享有序关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一网通办”。

一些应用未形成闭环,缺乏统一标准可能造成新的数据孤岛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先行先试的政务区块链给政府部门和办事群众都带来了方便。但应用场景虽多,尚处于试水阶段的政务区块链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政务区块链仅限于某一环节,未形成闭环。比如,深圳推出的区块链电子发票很好地解决了发票流转过程中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真假难验等难题。深圳地铁接入后,预计每年节约发票印制成本约40万元。然而,乘客却面临区块链电子发票“能开不能报”的情况。

此外,不同的政务区块链缺乏统一标准,可能造成新的数据孤岛。据了解,当前较为成熟的政务区块链大多建立在科技公司提供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上,包括趣链科技、腾讯、蚂蚁集团、中国平安、微众银行等。

随着区块链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大量政务数据上链对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说,政务区块链作为承载高价值数字资产的底层系统,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网络攻击。各地政府在探索区块链政务应用时,应高度关注网络安全隐患,超前研判区块链上线之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和隐患,在整体方案设计上一定要做好全面规划和准备。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政务区块链处于加速发展期,亟须加强规范和引导,当务之急是要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推动区块链政务应用有序落地,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一套基础设施+N个具体项目”的模式,避免给政务数据互联互通带来新的藩篱。
针对网络安全问题,蔡亮表示,并非所有政务数据都适合上链,政务数据在上链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梳理和设计,根据数据价值和敏感性确定分级,只有需要多方共享的高价值数据才上链。



本文来源:新华社《多地“政务上链”,新数据孤岛、安全风险等问题待解》。原文作者:陈宇轩、朱涵、桑彤



学者名片

微信图片_20200813165040.jpg

蔡亮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浙大AIF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蔡亮,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省区块链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同时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蔡亮教授是全国网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的特邀专家,他先后参与了IEEE、中央网信办、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卫健委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信息化标准制定,是我国区块链领域著名专家,他主编多本区块链领域的专著,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