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首页 > 新闻中心 > 【AIF·研究】跨境支付系统的变革:SWIFT及Ripple案例分析
【AIF·研究】跨境支付系统的变革:SWIFT及Ripple案例分析
发布日期 :2020-04-26

随着跨境支付交易需求的增长,除了传统的银行间SWIFT电汇结算外,以Ripple为代表的新型跨境支付模式的出现也正在推动跨境支付领域的变革。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2019研究项目(研究人员主要包括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区块链研究室主任张瑞东、成员晁宪金、汤舒雯、刘蜜蜜,通过SWIFT和Ripple案例分析,详细对比两种跨境支付方式在实时性、透明度、安全性等多方面的优缺点,探讨以Ripple为代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模式的潜力以及在新技术冲击下跨境支付的未来与中国的机遇。


全球支付总收入覆盖亚太平洋地区、北美地区、欧洲非洲地区以及南美洲地区,其构成包含1)贸易融资、汇款、跨境支付服务所带来的跨境支付收入;2)国内支付和账户维护所带来的境内交易收入;3)经常账户、提前交易透支费用和信用卡贷款净利息所带来的流水收入。


全球支付总收入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增长迅速,根据麦肯锡《2018全球支付报告》,如图1所示,从2006年至2016年,全球支付总收入年增长率稳定约为7%。然而从2016年至2017年,全球支付总收入的年增长率陡增至11%。2017年全球支付总收入达到1.9万亿美元,这大约是美国GDP的10%,中国GDP的16%,其中跨境支付收入为2063亿美元,占全球支付总收入的11%,是全球支付总收入的重要部分。


跨境支付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因国际贸易、投资及其他方面所发生的国际间债券债务借助一定的结算工具或支付系统实现资金跨国和跨地区转移的行为。进出口贸易、跨境电商、出境消费构成了跨境支付的主要需求。随着全球合作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经贸往来的加强也促进了跨境支付交易需求的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的跨境支付规模表现突出。SWIFT联合麦肯锡在2018年发布的白皮书认为今后的个人用户跨境汇款将大幅增长,并预估中国的中产阶级到2022年将达到8500万美元,这一阶层对于跨境教育、账单支付、旅行和电子商务上的跨境支付需求将大幅增长。同时中小型企业需要例如支付宝等新型支付平台来提供更便捷的跨境支付渠道,大型企业则需要更为透明、高效的跨境支付流程,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可见跨境支付在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


SWIFT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主流的跨境支付系统在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货币流通、国际金融结算,以及风险防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SWIFT具有跨境支付汇款周期长、电汇形式的中心节点集中、容易受到攻击等缺陷,近年来SWIFT正面临很多挑战与风险。新的跨境交易技术和渠道正在出现,业务正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例如美国金融服务公司Visa和万事达先后推出了独立的B2B跨境支付平台。一些新兴跨境支付系统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点对点传输等技术以及使用代币作为中介来实现跨境支付交易方式。例如Ripple采用XRP代币作为跨境资产进行结算;IBM和Stellar网络(Stellar Lumen,简称XLM)合作开展跨境支付业务;2018年6月支付宝通过AlipayHK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电子钱包的区块链跨境汇款展示;Visa信用卡与Chain公司于2019年1月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B2B支付平台—VisaB2BConnect。

微信图片_20200813150615.jpg

 图1. 2006年至2017年全球支付总收入增长趋势


区块链的出现,是否会颠覆传统的跨境支付方式?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模式将怎样影响跨境支付?传统与新兴平台如何共同推动跨境支付的变革?本文将通过SWIFT与Ripple的案例分析比较,阐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以Ripple为代表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模式的潜力,探讨在新技术冲击下跨境支付的未来与中国的机遇。

(原文部分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