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呈暴发发展之势,与此同时风险事件的逐渐显现也使得监管的压力有所增加。互联网金融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监管模式?如何能在保护创新的前提下,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为此,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携手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将联合主办“互联网金融司法保护论坛”,邀请政府监管部门、法律专家和企业共同为互联网金融的司法保护建言献策。现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相关论文,一经入选将邀请作者作为正式代表参会,并视情况安排主题发言。
近年来,我省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促进传统产业跨界融合、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风险也与日俱增,发生了一批借互联网金融之名行犯罪之实的案件,严重危害了金融管理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为充分发挥法治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司法保护,促进我省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定于2016年9月下旬联合举办“互联网金融司法保护高端论坛”。
现公开向社会征文,诚邀法学科研人员、司法实务人员、互联网金融监管人员、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等社会各界人士提交论文,围绕互联网金融治理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汇聚智慧、凝聚共识。论文一经入选,我们将邀请作者作为正式代表参会,并视情安排作主题发言。
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考选题
1.当前互联网金融行政、刑事法律规制的现状及意见建议
2.当前互联网金融存在的刑事法律风险及意见建议
3.互联网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研究
4.P2P网贷平台刑事法律风险及意见建议
5.众筹领域刑事法律风险及意见建议
6.互联网现货、期货交易的刑法规制
7.互联网理财的刑法规制
8.互联网保险的刑法规制
9.互联网金融犯罪刑事案件办理中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10.互联网金融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研究
11.互联网金融刑民交叉案件的界限把握研究
12.互联网金融立法问题研究
13.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14.其他与互联网金融司法保护有关问题的意见建议
二、论文说明及注意事项
1.请围绕参考选题自拟题目撰写论文,内容要求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2.论文字数不多于1万,统一采用Microsoft Word按“.doc”文件编辑,并做好文字校对工作。
3.请按论坛要求排版论文,相关格式详见附件。
4.请在论文首页左上角注明“互联网金融司法保护高端论坛论文”。
5.论文请直接发送联系人邮箱(三位联系人各发一份)。
6.征文截止日期:2016年9月15日。
7.根据论文入选情况确定参会人员,会议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 范红森
电话:18858135423
电子信箱:82194079@qq.com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 王琳
电话:17816861577
电子信箱:365892886@qq.com
浙江省法学会金融法学研究会 卢开艳
电话:13858068933
电子信箱:kaiyan@zju.edu.cn
附:论文格式
题 目(3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小3号仿宋,居中)
(空一行)
单位 姓名*(4号楷体,居中)
(空一行)
(空两格)摘 要:(5号黑体,加粗)……(5号楷体)
(空两格)关键词:(5号黑体,加粗)……(5号楷体)
(空一行)
正 文[1][2][3](5号宋体,全文单倍行距)
注释均采用页下注释,序号为阿拉伯数字,上标,不加圆圈或括号,文字为小5号宋体。外文注释依其惯例。未尽事宜参照《中国法学》的注释格式。范例如下:
*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单位、职务、通讯地址、电话、电子信箱······。(小5号宋体)
[1]周道鸾:《中国案例指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20页。
[2]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杨敬年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