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律·管理·数学·信息技术
CIFD | CIFL | CIFI | CEMF | CIFT
2017年11月17-19日,国际金融论坛(IFF, International Finance Forum)第14届全球年会在广州举行,年会以“世界大湾区建设:新动力、新增长、新格局”为主题。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前行政长官梁振英,IFF主席、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IFF联合主席、韩国前总理、第5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韩升洙,IFF联合主席、巴基斯坦前总理、花旗银行原执行副主席阿齐兹,IFF顾问委员会主席、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以及来自国家部委、广东省政府、全国各地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机构的10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年会。IFF学术委员、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教授出席会议并在“国家和区域合作对话-中欧/中英合作对话会: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前景及未来”平行论坛上就一带一路与中欧合作等相关问题发表观点。
图1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4届全球年会现场
▼以下根据英文演讲实录整理:
“一带一路”发展对于中国、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只是与中国相关的一个概念,然而事实并非于此。“一带一路”不仅代表中国,也代表沿线的64个国家和地区,所覆盖的人口总量约占全球人口的43%;沿线国家和地区的GDP总量约占全球GDP总量的16%,与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总量的占比相当;贸易总量则占到了全球贸易总量的22%。“一带一路”所涵盖的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在全球经济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图2 贲圣林教授在“国家和区域合作对话-中欧/中英合作对话会: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前景及未来”平行会议上发言
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在经济、贸易、金融发展水平上却存在显著的差异。一项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研究显示,其中40个国家的国内信贷占GDP的百分比低于100%,这说明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信贷能力不足,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这样的发展经验或许可以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然而,目前这种联系却十分薄弱——根据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金融机构互设办事机构的数据显示:在64个国家中,中国仅在26个国家设有一级或分支机构,只有20个国家在中国设立了代表处、子银行等分支机构。
在这样的契机下,如果欧洲能就此参与到“一带一路”活动中来,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拥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全球最大的市场,但缺少资金、人才、适当的银行体系和保险体系。而欧洲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金融体系、严格的制度、充足的资本和人才,这些正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所亟需的。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Fintech)市场,也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全球领导者。我们相信,沿着“一带一路”,金融科技的影响将传播得更加广泛——印度、阿拉伯、非洲等不发达地区的金融科技环境将得到大大改善,沿线很多遭受金融抑制的国家和地区也都将因此受益。除此之外,中国在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经验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因此,如果中国与欧洲合作,共享最新的金融与技术,使之成为全球发展的一部分,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包容的、共享的全球金融科技联合体,这将是一项非常令人兴奋的伟大进程。“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的,也是欧洲的。解决了“一带一路”发展问题,也会解决欧洲的一些本土问题,解决世界面临的很多共性问题。中国有一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是我们共同的邻居,“一带一路”的发展应该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让我们共同努力!
(本文根据贲圣林教授11月19日在广州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第14届全球年会“国家和区域合作对话-中欧/中英合作对话会:贸易投资与金融合作前景及未来”平行会议上的发言整理而成。整理人:黄慧慧、陈雪如)